性狀一 |
白色針狀結晶或結晶性粉末,有微弱米糠似的特異臭,味苦。熔點248-250℃(分解)。極易溶于水(1g溶于1mL 20℃的水),微溶于乙醇,不溶于乙醚、苯、氯仿和丙酮。氧化還原作用均可使其失去活性。在空氣和酸性水溶液(PH3.0-5.0)中熱穩(wěn)定性較好,中性和堿性條件下易分解。小白鼠經口LD509.0g/kg。 |
性狀二 |
白色至黃白色針狀結晶或結晶性粉末,有微弱的特異臭,熔點196~200℃(分解)。略溶于水(2.7g溶于100mL25℃的水),難溶于乙醇和氯仿。在空氣和中性水溶液中穩(wěn)定性較鹽酸鹽好,酸性條件下穩(wěn)定性稍差。小白鼠腹注LD50387.3mg/kg±1.65mg/kg。 |
性狀三 |
白色至黃白色晶體或結晶性粉末。無臭或稍帶特殊氣味。熔點196~200℃(分解)。吸濕性小??諝庵蟹€(wěn)定。中性溶液比酸性溶液(pH=4.0)穩(wěn)定,因此比鹽酸鹽要穩(wěn)定。與硫胺素鹽酸鹽相比,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(2.7g/100ml,25℃)。難溶于乙醇和氯仿。 |
所屬類別一 |
食品添加劑: 營養(yǎng)強化劑: 維生素類 |
所屬類別二 |
飼料添加劑: 維生素添加劑 |
所屬類別三 |
食品添加劑: 營養(yǎng)強化劑(營養(yǎng)增補劑): 維生素 |
用途與作用一 |
用途和范圍同鹽酸硫胺素,用量須經折算。 |
用途與作用二 |
營養(yǎng)增補劑。由于比鹽酸鹽的水溶性小,而對堿較穩(wěn)定,故用于食品強化時比鹽酸鹽穩(wěn)定。常用于梳打餅干、小麥粉及蛋制品。 |
用途與作用三 |
作為飼料添加劑,維生素B1對維持正常的神經傳導,以及心臟、消化系統的正?;顒泳哂兄匾淖饔谩P笄萑狈r,易產生碳水化合物代謝障礙,食欲減退。用量20-40g/t。 |
合成工藝與制法一 |
1mol硫胺素的溴氫酸鹽、2mol硝酸和硝酸鉀的混合物水溶液,于約60℃進行反應,中和過量的酸,析出而得。 由硫代硫胺素在硫酸酸性下使與過氧化氫液作用,生成B1硫酸鹽,加硝酸鋇,濃縮所得濾液,用碳酸氫鈉中和而得。 硫胺素鹽酸鹽經堿處理除去氯離子后,與硝酸作用而成。 |
合成工藝與制法二 |
參見鹽酸硫胺素 |
合成工藝與制法三 |
維生素B1自然存在于米糠、麩皮、瘦肉、花生米等食物中,純品通常由化學合成制備。過量的鹽酸乙脒在堿性(甲醇和甲醇鈉)介質中與α-二甲氧基-β-甲氧基丙腈縮合為3,6-二甲基-1,2-二氫-2,4,5,7-四氮萘,然后在90-100℃下水解,再在堿性條件下開環(huán)生成2-甲基-4-氨基-5-氨甲基嘧啶、接著與二硫化碳和氨水作用,然后與乙酸-γ-氯代-γ乙酰丙酯縮合,再在鹽酸中、75-78℃下水解和環(huán)合成硫代硫胺鹽酸鹽,最后用氨水中和,過氧化氫氧化,鹽酸酸化得硫胺鹽酸鹽。 |
參考質量標準一 |
GB7296-87含量(以干基計)/% | 98.5~101.5 | 溶液的呈色 | 不深于對照色 | Ph | 2.7~3.4 | 硝酸鹽 | 不得產生棕色環(huán) | 干燥失重/% | ≤5.0 | 灼燒殘渣/% | ≤0.1 | 重金屬(以Pb計)/% | ≤0.002 |
|
參考質量標準二 |
日本標準,1999含量(以干基計) | 98.0%~102.0% | 氯化物(以Cl計) | ≤0.057% | 干燥失重(105℃,2h) | ≤1% | 2%水溶液的Ph值 | 6.5~8.0 | 灼燒殘渣(GT-27) | ≤0.2% | 重金屬(以Pb計,GT-16) | ≤20μg/g |
|
參考質量標準三 |
日本標準,1992含量(以干基計)/% | 98.0~102.0 | 氯化物/% | ≤0.057 | 2%水溶液Ph值 | 6.5~8.0 | 干燥失重/% | ≤1.0 | 灼燒殘渣/% | ≤0.2 | 重金屬(以Pb計)/% | ≤0.002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