介紹
草氨酸的化學式為C2H4O4,外觀為白色結晶粉末。它的結構含有羧基和酰胺鍵,具有極高的反應活性。
圖一 草氨酸
合成應用
將3-(4-氯-3-碘-苯基)-4,5,6,7-四氫-1H-吡唑并-[4,3-c]吡啶(110.5g,0.68mol,1.2當量)在DMF(1.5L)中的懸浮液用草氨酸(60.7g,0.68mol,1.2當量)處理。室溫下3小時后,在10分鐘內加入固體3-(4-氯-3-碘苯基)-4,5,6,7-四氫-1H-吡唑并[4,3-c]吡啶(205 g,0.57 mol,1.0當量)。20分鐘后,在2小時內緩慢加入水(2.5 L),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。通過過濾收集所得白色沉淀,用水洗滌并在真空烘箱中干燥,得到化合物2-[3-(4-氯-3-碘苯基)-1,4,6,7-四氫吡唑并[4,3-C]吡啶-5-基]-2-氧代乙酰胺(243 g,0.56 mol,100%)[1]。
圖二 草氨酸的合成應用
下游產品
草氨酸鈉(Sodium Oxamate)是草氨酸的下游產品,它是一種小分子化合物,主要作為乳酸脫氫酶A(Lactate Dehydrogenase A,LDHA)的特異性抑制劑。近年來,草氨酸鈉在醫(yī)學領域的應用受到廣泛關注,尤其是在腫瘤治療方面。它通過抑制LDHA的活性,干擾腫瘤細胞的能量代謝過程,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。研究表明,它對多種腫瘤細胞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,通過抑制LDHA的表達,降低細胞內乳酸含量,抑制細胞增殖,并誘導細胞凋亡。與非熱等離子體(NTP)聯(lián)合使用時,顯著增強對黑色素瘤細胞的殺傷作用。通過抑制LDHA,增強腫瘤細胞對放射治療的敏感性,細胞內ROS水平顯著升高,進而抑制細胞生長[2]。
草氨酸鈉通過多種途徑誘導腫瘤細胞凋亡,包括:通過降低線粒體膜電位(MMP),激活凋亡相關蛋白(如Caspase-3和PARP)。增加細胞內活性氧(ROS)水平,導致細胞氧化應激,進而激活凋亡通路。通過抑制LDHA,減少細胞內ATP的產生,激活AMPK通路,促進細胞凋亡。草氨酸鈉可以誘導腫瘤細胞的自噬過程,表現(xiàn)為:使ATG7、Beclin-1和LC3-II的表達顯著升高,使P62蛋白的表達降低[3]。
參考文獻
[1]Ameriks K M ,Axe U F ,Edwards P J , et al.CARBON-LINKED TETRAHYDRO-PYRAZOLO-PYRIDINE MODULATORS OF CATHEPSIN S[P].US20080031010,2008-08-21.
[2]許袁,馬潔,彭勝杰,等.草氨酸鈉對人黑色素瘤細胞的非熱等離子體增敏作用研究[J].安徽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,2022,46(03):24-32.
[3]何大偉,何敖林,周明慧,等.草氨酸鈉對膽管癌細胞自噬與凋亡的影響[J].實驗動物與比較醫(yī)學,2020,40(05):403-40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