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介
原甲酸三甲酯(TMOF)作為 HCN 衍生產品之一,近年來隨著下游產品尤其是吡哌酸、硝苯地平、腈嘧菌酯的成功開發(fā),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大。TMOF 生產方法主要有HCN 法和醇鈉法(包括二步法和一步法)兩種,HCN 法設備投資小,經(jīng)濟性能優(yōu)越,環(huán)境污染小,易于放大,但由于使用劇毒氫氰酸,對設備密封性和安全要求較高,需低溫制冷系統(tǒng),技術難度大。HCN 法在國外已成功開發(fā),是目前國外生產TMOF 的主要方法。國內主要由于受技術等因素的制約,普遍采用醇鈉法,成本高、效益差、環(huán)境污染大。90年代末,山東萬昌集團、四川省天化院對氫氰酸法進行了開發(fā),各建有一套生產裝置,但與國外生產水平相比,在工藝、工程和產品質量方面尚有一定差距,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能力較弱[1]。
合成
圖1 原甲酸三甲酯的合成路線[2]。
使用了具有雙極布置的石墨電極的不分割電池??傠姌O表面積為0.145m2(陽極和陰極)。使用每1mol TME含有2mol甲醇的溶液作為電解質,其中含有2wt.-%的MTBS作為支撐電解質。以300A/m2進行電解,并使基于TME的2F的電荷量通過電池。電解溫度為20°C。電解完成后,通過氣相色譜法定量測定產物,并通過GC-MS定性測定產物。TMOF以77%的選擇性形成原甲酸三甲酯,TME轉化率為69%。合成路線如圖1所示。
分析方法
溶于乙醇、乙醚和苯,遇水分解。是生產農藥殺菌劑,醫(yī)藥維生素B1的重要中間體,市場用量正在逐年增加。以氫氰酸、甲醇、無水氯化氫為原料,經(jīng)成鹽、醇解、精餾等工藝過程,可制得原甲酸三甲酯。但對該產品質量的檢測還沒有成熟的方法。最近一項研究建立的原甲酸三甲酯的氣相色譜分析方法是:使用 SPB-50 分離柱,F(xiàn)ID檢測,采用程序升溫,面積歸一法定量。它可靠、快速,已在生產過程和產品檢驗中成功運用,其分析結果得到了英國一大化學公司的認可[3]。
參考文獻
[1] 王典池, 原甲酸三甲酯. 重慶市,重慶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,2012-06-18.
[2] Fischer, Andreas; Puetter, Hermann. Electrochemical oxidative method for producing orthocarbonic acid trialkyl esters from α,β-diketones or α,β-hydroxy ketones and C1-4 alcohols in the presence of electrolytes.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, WO2002020446 A1 2002-03-14 | Language: German, Database: CAplus.
[3] 雷洪.原甲酸三甲酯的氣相色譜分析[J].科技創(chuàng)新導報,2008(32):65-6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