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母是天門冬科、龍舌蘭亞科的一種植物。它也被歸入一個(gè)獨(dú)立的科——知母科。在中國,知母根莖用于傳統(tǒng)醫(yī)學(xué)。在中醫(yī)中用作解熱、抗炎、抗糖尿病和抗抑郁藥。它可能有助于學(xué)習(xí),并可能具有抗肝癌特性。芒果苷是知母或芒果中的一種天然酚,可顯著預(yù)防糖尿病腎病進(jìn)展并改善腎功能。它被引用在日本漢方草藥列表中,是大補(bǔ)陰丸、清肺益活丸和鼻炎片的成分。從知母根莖中分離出的 Nyasol可有效抑制辣椒疫霉菌絲的生長。
別名蒜辮子草、羊胡子根、地參、連母、水須、穿地龍、蟲氏母、肥知母、毛知母等。
知母根莖含多種知母皂苷、知母多糖;此外,尚含芒果苷、異芒果苷、膽堿、尼克酰胺、鞣酸、煙酸及多種金屬元素、黏液質(zhì)、還原糖等。
知母根狀莖橫生,為殘存葉鞘覆蓋,全株無毛。葉基部叢生,呈禾葉狀?;ㄝ闵谌~叢中或側(cè)生,直立?;?-3朵簇生,排成總狀花序?;ㄇo直立,花被片條形,花粉紅、淡紫或白色。蒴果六棱長卵形,種子黑色?;ü?-9月。
知母是知母屬的唯一物種,產(chǎn)于河北、山西、山東(山東半島)、陜西(北部)、甘肅(東部)、內(nèi)蒙古(南部)、遼寧(西南部)、吉林(西部)和黑龍江(南部),也分布于朝鮮。適應(yīng)性很強(qiáng),野生于向陽山坡地邊。草原和雜草叢中。土壤多為黃土及腐殖質(zhì)壤上。性耐寒,北方可在田間越冬,喜溫暖,耐干旱,陳幼苗期須適當(dāng)澆水外,生長期間不宜過多澆水,特別在高溫期間,如土壤水分過多,生長不良,且根狀莖容易腐爛。土壤以疏松的腐殖質(zhì)壤上為宜,低洼積水和過勁的土壤均不宜栽種。生于海拔1450米以下的山坡、草地或路旁較干燥或向陽的地方。
1、解熱作用:知母浸膏能防止和治療大腸桿菌所致的兔高熱,且作用持久。
2、抗病原微生物作用:知母煎劑對(duì)痢疾桿菌、傷寒桿菌、副傷寒桿菌、霍亂弧菌大腸桿菌、變形桿菌、白喉?xiàng)U菌、葡萄球菌、肺炎鏈球菌、β-溶血性鏈球菌、白色念珠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。對(duì)許蘭氏毛癬菌、共心性毛癬菌、堇色毛癬菌等常見致病性皮膚癬菌亦有抑制作用。
3、對(duì)心血管系統(tǒng)的作用:知母浸膏具有降低血壓、減弱心臟收縮的作用。知母葉中提得的芒果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。
4、對(duì)內(nèi)分泌系統(tǒng)的作用:知母醇提取物能升高血糖,知母水浸提取物則能降低血糖。知母皂苷元(菝楔皂苷元)能明顯降低高甲狀腺激素狀態(tài)小鼠腦β受體R值,還能顯著地改善該狀態(tài)小鼠的體重下降。
5、抗腫瘤作用:知母皂苷具有抗腫瘤作用。
6、此外,知母葉中提取得到的芒果苷有明顯的利膽作用;知母中所含的煙酸,有維持皮膚與神經(jīng)健康及促進(jìn)消化道功能的作用。知母提取物對(duì)逆轉(zhuǎn)錄酶和各種脫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。
1、知母:取原藥材,除去雜質(zhì)及毛須,洗凈,潤透,切厚片干燥,篩去毛屑。
2、鹽知母:取知母片,用鹽水拌勻,稍悶,置鍋內(nèi),用文火炒干;或先將凈知母片置鍋內(nèi),邊拌炒邊噴灑鹽水,炒干,取出放涼。每知母片100kg,用食鹽2kg。
3、炒知母:取凈知母片置鍋內(nèi),用文火炒至微焦,取出放涼。
4、麩炒知母:取麥麩皮撤入熱鍋內(nèi),待煙起時(shí),投入凈知母片,炒至微黃,取出,篩去焦麩皮,放涼。每知母片100kg,用麩皮10kg。
5、酒知母:取凈知母片用黃酒拌勻,稍潤,置鍋內(nèi),用文火炒至黃色,取出晾干。每知母片100kg,用黃酒10-20k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