巖白菜為虎耳草科植物巖白菜Bergenia purpurascens(Hook.f.et Thoms.)Engl.的干燥根莖。秋、冬二季采挖,除去葉鞘和雜質,曬干。巖白菜是一種生長在石縫中的野生植物,具有豐富的藥用價值,巖白菜的葉片呈現(xiàn)出淡綠色,質地脆嫩,口感清爽,是一道常見的涼拌菜,除了作為食材外,巖白菜還被廣泛應用于中醫(yī)藥領域,被認為具有多種藥用功效。
呆白菜、矮白菜、巖壁菜
巖白菜全草全草含巖白菜素。另含6-O-沒食子酰熊果酚甙,4,6-二-O-沒食子酰熊果酚甙,2,4,6-三-O-沒食子酰熊果酚甙,2,3,4,6,-四-O-沒食子酰熊果酚甙
多年生常綠草本,高達30厘米。根莖粗而長,紫紅色,節(jié)間短。葉基生,肉質而厚,倒卵形或長橢圓形,長7.5~16厘米,寬3.5~10厘米,先端鈍圓,基部楔形,全緣或有細齒,上面紅綠色有光澤,下面談綠色;葉柄長2~8厘米,基部擴大成鞘狀?;ㄇo長約25厘米左右,帶紅色,蝎尾狀聚傘花序;花梗有褐色綿毛:花萼鐘狀,先端5裂;裂片長橢圓形,花瓣5,白色,寬闊卵形;雄蕊10;雌蕊由2心皮組成,離生,花柱長,柱頭頭狀,2淺裂。蒴果;種子多數(shù)?;ㄆ?~4月。果期5月。
該屬植物主要分布于東亞、南亞北部和中南亞,國內主要分布在四川省、云南省、貴州省、陜西省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及西藏自治區(qū)。多生于海拔1700-4800米的林下、灌叢、高山草甸和巖縫間隙,根系深入地表20~100厘米,對于防止水土流失,維持生態(tài)穩(wěn)定性具有重要意義。巖白菜喜棕壤或暗棕色森林土,適宜的pH范圍為6.2-6.7。
1、鎮(zhèn)咳作用:巖白菜對小鼠有一定的鎮(zhèn)咳作用,根莖300毫克/千克所出現(xiàn)作用與磷酸可待因60毫克/千克相等。巖白菜中所含的巖白菜素也有鎮(zhèn)咳作用。
2、抗菌作用:根莖水煎劑和乙醇提取物對大腸桿菌及傷寒、副傷寒桿菌無抗菌作用。對四種痢疾桿菌(福氏、志賀氏、宋內氏、鮑氏痢疾桿菌)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,其中對福氏痢疾桿菌的抑制作用最強。巖白菜浸劑在試管中1:320~480濃度能抑制痢疾桿菌。
3、抗炎作用:巖白菜所含的熊果酚甙有抗炎作用,所含鞣質有收斂作用,故臨床常用其治療消化道非感染性炎癥,亦可用于子宮糜爛者。
4、其他作用:巖白菜水提取物給大鼠長期服用,可增加毛細血管抵抗力。
除去葉鞘和雜質,曬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