旋覆花是菊科的一個(gè)大屬,約有90種開花植物,原產(chǎn)于歐洲、亞洲和非洲。旋覆花的干燥頭狀花序可以作為中藥使用,味苦、辛、性微溫,具有降氣、消痰、行水、止嘔的作用。旋覆花生命力強(qiáng),是優(yōu)良的觀花植物,也可布置巖石園和野生花卉園。
金佛花,金佛草、六月菊、旋復(fù)花
均含大花旋覆花內(nèi)酯、單乙?;蠡ㄐ不▋?nèi)酯、二乙?;蠡ㄐ不▋?nèi)酯等。
莖被長伏毛,或下部脫毛;中部葉長圓形、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,基部常有圓形半抱莖小耳,無柄,上部葉線狀披針形;疏散傘房花序,花序梗細(xì)長,舌狀花黃色;瘦果圓柱形,被疏毛。
旋覆花喜溫暖、濕潤氣候,以土層深厚、疏松肥沃、富含腐殖質(zhì)的沙質(zhì)壤土栽培為宜;重黏土及過于干燥地不宜栽培,忌連作;適應(yīng)性強(qiáng),耐熱、耐寒,不耐旱,生長快、自繁能力強(qiáng)、耐瘠薄。生長于海拔150-2400米的山坡路旁、濕潤草地、河岸和田埂上。
旋覆花的干燥頭狀花序可以作為中藥使用,味苦、辛、性微溫,具有降氣、消痰、行水、止嘔的作用。
①降氣化痰用于咳喘痰多及痰飲蓄結(jié),胸膈痞滿等。該品性微溫,無論寒痰、熱痰及外感所致喘咳證。皆可應(yīng)用于治寒痰咳喘。②降逆止嘔用于噯氣,嘔吐。該品又善降胃氣,治痰濁中阻、胃氣上逆而噯氣、嘔吐者。常與代赭石、半夏等藥同用,如旋覆代赭湯。
該品溫散,故陰虛勞咳、津傷燥咳者忌服;又因本品有絨毛,易刺激咽喉作癢而致嗆咳嘔吐,故須包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