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狀一 |
黃色或棕黃色粉末,易吸潮,吸潮時呈褐色,并結成塊狀。吸潮后的產品不影響使用效果。熔點230℃。耐光性較好,在pH值為5~7范圍內色調穩(wěn)定。對熱相當穩(wěn)定。加于果汁經(jīng)80℃瞬時殺菌,色素殘留率70%。pH值為7并在日光下照射8h,色素殘留率88.9%。 對淀粉的染色性優(yōu)良,對蛋白質的染色性稍差。鐵離子可使其發(fā)黑,Ca2+、Sn2+、.Mg2+、Cu2+、"Al3+等離子幾乎無影響。易溶于冷水(堿性或酸性)、熱水、稀乙醇、稀丙二醇,幾乎不溶于無水乙醇,不溶于乙醚、石油醚、油脂和丙酮等。 |
性狀二 |
黃色均勻粉末,0.02%的水溶液呈鮮艷黃色。可與水、乙醇和丙二醇互溶,但不能與油脂互溶。在Ph值2~7范圍內幾乎不變色,在堿性介質中帶紅色。具有好的耐光、耐微生物和耐鹽性,耐熱性和染著性較差;遇鐵離子(1×10-6)變黑色,添加聚合磷酸鹽可防止變黑色。小白鼠經(jīng)口LD5021.74g/kg,ADI尚未規(guī)定(FAO/WHO,1994)。 |
所屬類別一 |
食品添加劑: 著色劑 |
所屬類別二 |
食品添加劑: 食用色素與護色劑: 食用色素(著色劑) |
用途與作用一 |
作食品著色劑,我國規(guī)定可用于各類飲料(尤其含維生素高的飲料)、配制酒、冰淇淋、冰棍、糖果、糕點上彩裝、紅綠絲、罐頭、青梅、果凍、蜜餞,最大使用量為0.2g/kg。 |
用途與作用二 |
食用黃色色素。 |
合成工藝與制法一 |
紅花黃是菊科植物紅花所含的黃色色素。夏天開花期間,摘取帶黃色的花,用水浸泡抽提。經(jīng)濃縮、精制、干燥得紅花黃。 紅花在室溫下用水浸泡4~20h,用紗布過濾,濾渣再浸提5~6次,直至大部分色素提出為止。如用4~5只罐逆流浸提,浸提液濃度可達3%~5%。浸提液經(jīng)過濾,真空.(87~97kPa)濃縮至相對密度1.12~1.16(15~20°Bé),最后在90~100℃下烘干或噴霧干燥得粉狀色素。 |
合成工藝與制法二 |
由菊科植物紅花(Carthamus tinctorius)的雌性花蕊,用水或弱酸液提取,經(jīng)精制、濃縮、干燥而得。水中不溶物加堿液可提取紅花紅色素。 |
參考質量標準 |
GB 5176-1985干燥失重/% | ≤10 | 灼燒殘渣/% | ≤14 | 吸光度(E1cm1%,400nm) | ≥0.4 | 砷(As)/% | ≤0.0001 | 鉛(以Pb計)/% | ≤0.0005 | 汞(Hg)/% | ≤0.0003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