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技術(shù)
1,1-二氯乙烷為無色透明液體,熔點-97.6℃,沸點57.3℃,相對密度1.1835(15/4℃),溶于醇、醚等一般有機溶劑,難溶于水,有氯仿氣味,中等毒性,易燃易爆。常用作溶劑和熱敏物質(zhì)的萃取劑。
目前,國內(nèi)電石法PVC企業(yè)對精餾的一般處理辦法是將氯乙烯精餾殘液經(jīng)過過濾、油水分離、脫色、除去水分和雜質(zhì)后,回收大部分物質(zhì)用做混合溶劑。處理工藝過程是,從高沸塔分餾得到的高沸物殘液。在回收裝置中進一步脫除VCM,使其品質(zhì)得到部分提高后作為產(chǎn)品出售[2]?,F(xiàn)有工藝僅僅回收氯乙烯單體,而高沸物殘液被直接裝車賣出,該殘液中主要含有65%的1,1-二氯乙烷,另外還有順、反-1,2-二氯乙烯、三氯乙烯、三氯甲烷、偏氯乙烯、四氯乙烯、1,2-二氯乙烷、三氯乙烷、四氯乙烷、氯乙烯、乙炔等20多種雜質(zhì)。
該殘液中所含大部分物質(zhì)都是有毒有害的有機物質(zhì),隨意排放將對環(huán)境產(chǎn)生較大污染。而該殘液中1,1-二氯乙烷的含量在50%以上,通常高于70%,所以應(yīng)回收殘液中的1,1-二氯乙烷。1,1-二氯乙烷從用途上看是一種良好溶劑,可作機械、電子零件的清洗劑,也是一些粘結(jié)劑的主要成分,更主要的是,它是高效低毒清洗劑1,1,1-三氯乙烷的原料。所以,對該殘液進行分離,既可減少廢液的排放量,有一定的社會效益,同時又能獲得一定的經(jīng)濟效益[1]。
制備方法
(1)殘液初蒸餾:使混濁的殘液初步處理為無色透明液體;
(2)氯氣加成:在帶攪拌和回流的三頸瓶中,以水浴控制一定的溫度,從液氯鋼瓶向三頸瓶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氣進行反應(yīng);
(3)堿洗:以NaOH溶液或NaHCO3溶液充分洗滌產(chǎn)物,除去游離Cl;
(4)干燥:以無水CaCl2干燥產(chǎn)物;
(5)精餾:精餾產(chǎn)物,截取餾分,獲得95%以上的1,1-二氯乙烷[1]。
參考文獻
[1] 李軍,張儉. 氯乙烯合成高沸殘液中1,1-二氯乙烷的分離[J]. 聚氯乙烯,2001(5):57-58. DOI:10.3969/j.issn.1009-7937.2001.05.016.
[2] 韓建軍. 提純氯乙烯精餾殘液中1,1-二氯乙烷的研究[J]. 中國氯堿,2013(7):20-23,32. DOI:10.3969/j.issn.1009-1785.2013.07.007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