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氧化鉛
中文名稱 | 二氧化鉛 |
---|---|
中文同義詞 | 二氧化鉛(IV), PURATRONIC|R (METALS BASIS);氧化高鉛;二氧化鉛,過氧化鉛;二氧化鉛(IV);過氧化鉛;二氧化鉛;過氧化鉛 LEAD(Ⅳ) OXIDE;二氧化鉛 |
英文名稱 | Lead dioxide |
英文同義詞 | ci77580;Lead brown;Lead oxide (PbO2);leadbrown;leadoxide(pbo2);Plumbic acid;LEAD DIOXIDE PBO2;Lead(Ⅳ) oxide |
CAS號 | 1309-60-0 |
分子式 | O2Pb |
分子量 | 239.2 |
EINECS號 | 215-174-5 |
相關(guān)類別 | 鉛;重金屬;催化和無機化學;無機物;Ct氧化物;無機化工產(chǎn)品;無機鹽;通用試劑;其他生化試劑;化工;化工原料;產(chǎn)品1;氧化物;有機化工原料;無機化學;Inorganics;metal oxide;生化試劑 |
Mol文件 | 1309-60-0.mol |
結(jié)構(gòu)式 | ![]() |
二氧化鉛 性質(zhì)
熔點 | 290 °C | |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密度 | 9,38 g/cm3 | ||||||||||||||
形態(tài) | 粉末 | ||||||||||||||
比重 | 9.38 | ||||||||||||||
顏色 | 棕色到黑色 | ||||||||||||||
水溶解性 | Insoluble | ||||||||||||||
Merck | 14,5407 | ||||||||||||||
晶系 | Nogata | ||||||||||||||
空間群 | Pbcn | ||||||||||||||
晶格常數(shù) |
| ||||||||||||||
暴露限值 | ACGIH: TWA 0.05 mg/m3 NIOSH: IDLH 100 mg/m3; TWA 0.050 mg/m3 | ||||||||||||||
InChI | InChI=1S/2O.Pb | ||||||||||||||
InChIKey | YADSGOSSYOOKMP-UHFFFAOYSA-N | ||||||||||||||
SMILES | [Pb](=O)=O | ||||||||||||||
CAS 數(shù)據(jù)庫 | 1309-60-0(CAS DataBase Reference) | ||||||||||||||
NIST化學物質(zhì)信息 | Lead dioxide(1309-60-0) | ||||||||||||||
EPA化學物質(zhì)信息 | Lead dioxide (1309-60-0) |
二氧化鉛又稱棕色氧化鉛?;瘜W式PbO2,式量239.19,棕色細片粉末。密度9.375g/cm3,難溶于水和乙醇。將二氧化鉛加熱,它會逐步轉(zhuǎn)變?yōu)殂U的低氧化態(tài)氧化物并放出氧。二氧化鉛系兩性氧化物,酸性比堿性強。跟強堿共熱生成鉛酸鹽。有強>氧化性。跟硫酸共熱生成硫酸鉛、氧氣和水。跟鹽酸共熱,生成二氯化鉛、氯氣和水。跟硫、磷等可燃物混和研磨引起發(fā)火。
用作分析試劑、氧化劑、媒染劑、蓄電池電極,還用于制火柴、染料等。用熔融的氯酸鉀或硝酸鹽氧化一氧化鉛,或用次氯酸鈉氧化亞鉛酸鹽可制得二氧化鉛。二氧化鉛具有類似金屬的良好導電性,(比電阻4~5×10-5Ω·cm),良好的化學穩(wěn)定性(可耐大多數(shù)強酸和氧化劑腐蝕),較高的硬度,耐磨損,重量輕,成本低等優(yōu)點廣泛應用于電化學工業(yè)中作為陽極材料。納米二氧化鉛粉體的制備:
取廢鉛膏100g,加入含有由20g碳酸鈉、1g碳酸氫鈉以及300g水 配置成的復合脫硫劑溶液(鉛膏:碳酸鈉:碳酸氫鈉:溶劑水=1:0.2:0.01: 3)中,在常溫下攪拌反應4h,到達反應完成時間時,過濾分離,得到脫硫 后鉛膏。濾液在60℃下結(jié)晶,析出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副產(chǎn)品,作為脫硫劑 原料存放備以后使用,濾液收集作為復合脫硫劑溶液重復使用。對得到的 脫硫后鉛膏分析其脫硫率,其脫硫率為95.33%。取質(zhì)量濃度為10%的乙酸 溶液10g(原料實際鉛膏:乙酸溶液質(zhì)量比為1:0.1),并加入1000g的質(zhì) 量濃度為30%雙氧水(雙氧水:廢鉛膏質(zhì)量比例為10:1),配制成酸性含雙 氧水的混合溶液。將脫硫后鉛膏加入酸性含雙氧水的混合溶液中,反應2h, 到達反應結(jié)束點后,過濾分離,獲得可溶性乙酸鉛溶液。向可溶性乙酸鉛 溶液中加入質(zhì)量濃度為5.0%的次氯酸鈉溶液1000g(實際鉛膏原料與氧化 劑溶液質(zhì)量比為1:10),同時加入氫氧化鈉固體10g和0.1g表面活性劑十 二烷基苯磺酸鈉,在常溫下反應2h后添加質(zhì)量濃度為10%的乙酸溶液15g 調(diào)節(jié)pH,過濾烘干得到產(chǎn)品二氧化鉛。
參見一氧化鉛。安全信息
危險品標志 | O,T,N |
---|---|
危險類別碼 | 61-8-20/22-33-50/53-62 |
安全說明 | 53-45-60-61 |
危險品運輸編號 | UN 1872 5.1/PG 3 |
WGK Germany | 3 |
RTECS號 | OG0700000 |
TSCA | Yes |
危險等級 | 5.1 |
包裝類別 | III |
海關(guān)編碼 | 28249090 |
毒害物質(zhì)數(shù)據(jù) | 1309-60-0(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) |
毒性 | LD50 i.p. in guinea pigs: 220 mg/kg (Venugopal, Luckey) |
提供商 | 語言 |
---|---|
中文
|
|
英文
|
|
英文
|
|
中文
|
|
英文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