烯草酮(clethodim)其中文商品名為收樂通、賽樂特。最初是由KincadeRT等在1987年布萊頓植保會議上報道其除草活性,由美國ChevronChemical公司首先開發(fā)的環(huán)己烯酮類除草劑。烯草酮屬低毒除草劑,其毒性為:大鼠急性經(jīng)口LD501630mg/kg(雄)、1360mg/kg(雌);小鼠2570mg/kg(雄)、2430mg/kg(雌)。
主要適用于大豆、亞麻、煙草、西瓜等40余種作物的農(nóng)田除草,可防除稗草等30余種禾本科雜草。該除草劑為內(nèi)吸傳導型莖葉處理劑,莖葉處理后經(jīng)葉迅速吸收,傳導到分生組織和根部,使其細胞分裂遭到破壞,抑制植物分生組織的活性,在施藥1~3周內(nèi)植株褪綠壞死,隨后葉干枯而死亡。烯草酮在土壤中的半衰期為3~26d,持效期短,對后茬作物無影響。其作用機制與稀禾啶、精吡氟禾草靈、精喹禾靈等相同,均為乙酰輔酶A羧化酶(ACCase)抑制劑。
烯草酮是一種ACCase抑制劑。烯草酮是內(nèi)吸傳導型莖葉處理除草劑,有優(yōu)良的選擇性。對禾本科雜草具有很強的殺傷作用,對雙子葉作物安全。莖葉處理后經(jīng)葉迅速吸收,傳導到分生組織,在敏感植物中抑制支鏈脂肪酸和黃酮類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,使其細胞分裂遭到破壞,抑制植物分生組織的活性,使植株生長延緩。在施藥后1~3周內(nèi)植株褪綠壞死,隨后葉干枯而死亡。
烯草酮適用于大豆、油菜、煙草、棉花、花生、亞麻等闊葉田,可防除稗草、硬草、馬唐、野燕麥、看麥娘、狗尾草、牛筋草、早熟禾等禾本科雜草。烯草酮是一種新型旱田苗后除草劑,具有優(yōu)良的選擇性,施藥后,能被禾本科雜草莖葉迅速吸收并傳導至莖尖及分生組織,抑制分生組織的活性,破壞細胞分裂,最終導致雜草死亡。
大鼠急性經(jīng)口LD
50為1360~1630mg/kg,兔急性經(jīng)皮LD
50>5000mg/kg,大鼠急性吸入LC
50>3.9mg/L (42h)。對眼睛和皮膚和輕微刺激性。小鼠30d經(jīng)口無作用劑量每天625mg/kg體重。動物試驗無致畸、致癌、致突變作用。對魚類、鳥類低毒。虹鱒魚LC
50為67mg/L (96h),藍鰓魚LC
50>120mg/L。水蚤LC
50>120mg/L (48h)。鵪鶉LD
50>2000mg/kg。對蜜蜂安全。
化學性質(zhì)
原藥為琥珀色透明液體。相對密度1.15 (20℃),蒸氣壓1.3×10
-5 Pa (20℃),能溶于多種有機溶劑,對光不穩(wěn)定。
用途
選擇性除草劑,可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雜草
用途
烯草酮可用作芽后除草劑,具有高選擇性和內(nèi)吸傳導作用的莖葉處理劑。用于防除多種一年生和多處生禾本科雜草。對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宜3 ~5葉期施藥,對多年生禾本科雜草宜分葉后施藥。如大豆、花生、油菜、棉花、亞麻、煙草、多種闊葉蔬菜、葡萄、柑橘、蘋果等種植園,在禾本科雜草二葉至分蘗期均可施藥。用于防除稗草、野燕麥、狗尾草、馬唐、牛筋草、看麥娘、稗、千金子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,適當提高用藥量可防治白茅、阿拉伯高梁、狗牙根等多年生雜草及部分耐藥性較強的一年生禾本科雜草。用于大豆田除草用24%乳油408~600mL/hm2,對水莖葉噴霧。若在非最佳施藥期用藥,需增加施藥次數(shù)或提高用藥量。
生產(chǎn)方法
在氫氧化鈉存在下,由相應的烯酮與丙二酸二乙??s合、環(huán)合,制得5-烷基環(huán)己二酮-3-羧酸酯。再經(jīng)水解、脫羧后,與丙酰氯反應,生成3-丙酰氧基-5-烷基環(huán)己烯酮。將產(chǎn)物溶于二氯甲烷中,在三氯化鋁存在下進行異構(gòu)化反應,生成2-丙酰基-3-羥基-5-烷基環(huán)己酮。最后與H2NOCH2CH=CHCl反應,合成烯草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