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花蛇舌草提取物
中文名稱 |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 |
---|---|
中文同義詞 |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 |
英文名稱 | Spreading Hedyotis Herb Extract |
英文同義詞 | Extract of Hedyotis japonica;Spreading Hedyotis Herb Extract;Herba Hedyotidis |
相關(guān)類別 | 植物提取物;比例提取物;比列產(chǎn)品;比例提取物 |
白花蛇舌草提取物 性質(zhì)
白花蛇舌草提取物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.的全草的棕色粉末狀提取物產(chǎn)品,含齊墩果酸(oleanolic acid)、對-香豆酸(p-coumaric acid)、豆甾醇、β-谷甾醇-D-葡萄糖甙、三十一烷。具有清熱解毒,活血化瘀,消炎止痛的作用。主治咽喉腫痛、濕熱黃疸、小便不利、瘡癤腫痛、急慢性膽囊炎、泌尿道感染。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 (Willd) Roxb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帶根全草。其葉形似蛇舌,開白花而得名。廣泛分布在日本以及中國大陸的長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市,生長于海拔1,800米的地區(qū),多生長于山地巖石上,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。其性味苦、甘、寒,入心、肝、脾三經(jīng),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,活血化瘀,消炎止痛。主治咽喉腫痛、濕熱黃疸、小便不利、瘡癤腫痛、急慢性膽囊炎、泌尿道感染。尤善治療各種類型炎癥。在臨床實踐中,發(fā)現(xiàn)白花蛇舌草若配伍得當,可治療多種疾病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一年生草本,高15-50cm。根細長,分枝,白花。莖略帶方形或扁圓柱形,光滑無毛,從基部發(fā)出多分枝。葉對生;無柄;葉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,長1-3.5cm,寬1-3mm,先端極尖,上面光滑,下面有時稍粗糙,側(cè)脈不明顯;托葉膜質(zhì),基部合生成鞘狀,長1-2mm,尖端芒尖?;▎紊虺蓪ι谌~腋,常具短而咯粗的花梗,稀無梗;萼簡球形,4裂,裂片長圓狀披針形,長1.5-2mm,邊緣具睫毛;花冠白色,漏斗形,長3.5-4mm,先端4深裂,裂片卵狀長圓形,長約2mm,禿凈;雄蕊4,著生于冠簡喉部,與花冠裂片互生,花絲扁,花藥卵形,背著,2室,縱裂;子房下位,2室。柱頭2淺裂呈半球形。蒴果扁球形,直徑2-2.5mm,室背開裂,花萼宿存。種子棕黃色,細小,且3個棱角?;ㄆ?-9月,果期8-10月。
【分布】生于曠野、池塘邊草叢中。分布于我國南部。
【采制】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
【性味】性涼,味甘、淡。

圖1為白花蛇舌草。清熱解毒;利濕。主肺熱喘咳;咽喉腫痛;腸癰;癤腫瘡瘍;毒蛇咬傷;熱淋澀痛;水腫;痢疾;腸炎;濕熱黃疸;癌腫。
本條信息由ChemicalBook的曉楠編輯整理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一年生草本,高15-50cm。根細長,分枝,白花。莖略帶方形或扁圓柱形,光滑無毛,從基部發(fā)出多分枝。葉對生;無柄;葉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,長1-3.5cm,寬1-3mm,先端極尖,上面光滑,下面有時稍粗糙,側(cè)脈不明顯;托葉膜質(zhì),基部合生成鞘狀,長1-2mm,尖端芒尖?;▎紊虺蓪ι谌~腋,常具短而咯粗的花梗,稀無梗;萼簡球形,4裂,裂片長圓狀披針形,長1.5-2mm,邊緣具睫毛;花冠白色,漏斗形,長3.5-4mm,先端4深裂,裂片卵狀長圓形,長約2mm,禿凈;雄蕊4,著生于冠簡喉部,與花冠裂片互生,花絲扁,花藥卵形,背著,2室,縱裂;子房下位,2室。柱頭2淺裂呈半球形。蒴果扁球形,直徑2-2.5mm,室背開裂,花萼宿存。種子棕黃色,細小,且3個棱角?;ㄆ?-9月,果期8-10月。
【分布】生于曠野、池塘邊草叢中。分布于我國南部。
【采制】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
【性味】性涼,味甘、淡。

圖1為白花蛇舌草。清熱解毒;利濕。主肺熱喘咳;咽喉腫痛;腸癰;癤腫瘡瘍;毒蛇咬傷;熱淋澀痛;水腫;痢疾;腸炎;濕熱黃疸;癌腫。
本條信息由ChemicalBook的曉楠編輯整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