硫酸羥氯喹原料藥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,在水中易溶,吸濕性極強。在濕度為75%的高濕環(huán)境下放置24小時,增重高達20%。其是一種有助于治療類風濕關節(jié)炎、狼瘡癥和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瘧疾藥物。據悉此藥能夠干擾免疫系統中細胞之間的溝通。
適應癥
硫酸羥氯喹是其中一種緩解疾病的抗風濕藥物(DMARDs)。它可以與其它抗風濕藥物或生物制劑一起使用來控制疾病。
服用方法
每天一次,飯后口服。
與食物或牛奶同時服用可以減少副作用,例如惡心和腹瀉。
劑量因人而異并根據個人的體重、疾病活躍程度和對治療的反應做調整。
一般劑量為每天200至400毫克。高劑量的使用則需要視情況而定。
副作用和過敏反應
硫酸羥氯喹的一般耐受性良好,出現嚴重副作用的情況相當罕見。不過,您還是必須注意以下可能產生的過敏反應征狀。
? 惡心 、腸胃不適。
? 皮疹、皮膚色素沉淀 。
? 頭痛、頭暈。
? 神經緊張。
? 肌肉無力(罕見)。
? 貧血(罕見)。
? 頭發(fā)變化(漂白或頭發(fā)稀疏)。
? 短暫視力模糊,一般在1至2個星期內會好轉。
? 視網膜損傷(眼睛后部的細胞層)。
受影響的病人可能在看燈光周圍時會模糊不清,或必須用單眼才能看清楚。這些視力問題多發(fā)生在60歲或以上的長期服用者或患有腎臟疾病的人士。不過現在一般的用量已比原本用于治療關節(jié)炎或瘧疾的劑量更低,所以因服用此藥而導致視力問題的情況也變得相當罕見。另外,定期做視力檢查和根據醫(yī)生的指示服藥可以幫助降低這個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