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記載中,黨參即以“補中益氣,和脾胃,除煩渴,升中氣”而著稱,為中醫(yī)千古傳世之良藥。
條黨、單枝黨、板橋黨、防黨參、上黨參、獅頭參、中靈草。
含揮發(fā)油、黃芩素葡萄糖苷、微量生物堿、氨基酸、多糖及皂苷,并含有丁香苷、正己基-β-D-吡喃葡萄糖苷、蒲公英賽醇、無羈萜等成分。
草質(zhì)藤本。除葉片兩面密被柔毛外,全體幾近無毛。根常肥大肉質(zhì),呈紡錘狀或紡錘狀圓柱形,少分枝或中部以下略有分枝,表面灰黃色。莖纏繞多分枝。葉在主莖及側(cè)枝上的互生,在小枝上的近于對生;葉片卵形、窄卵形或披針形,頂端鈍或急尖,基部楔形或較圓鈍,稀心形,上面綠色,下面灰綠色,邊緣淺鈍鋸齒?;▎紊谥Χ?,與葉柄互生或近于對生;有花梗,花萼5深裂,僅基部與子房合生,長圓狀披針形,先端急尖,微波狀或近于全緣;花冠鐘狀,淡黃綠色內(nèi)有紫斑,5淺裂,裂片近于正三角形;花絲基部微擴大;子房下位。種子多數(shù),橢圓形,細小,棕黃色。花、果期7~10月。
黨參的道地產(chǎn)區(qū)主要分布于我國西北干旱、半干旱地區(qū),甘肅省定西市渭源、隴西、漳縣、岷縣及隴南市宕昌縣一帶主栽黨參。生長于海拔900~2300米的林邊灌木叢中,現(xiàn)有大量栽培。
第一、補中益氣
主要是對于上焦和中焦的補氣用比較強,比如說脾、肺氣虛的偏頗體質(zhì)人群。
第二、健脾養(yǎng)肺
由于脾氣虛引起的食少納呆、腹脹、腹瀉等等,這種脾氣虛黨參是第一個選擇。還有就是肺氣不足,常見的咳嗽、少痰、氣短等等,黨參也是有效的。
第三、氣虛引起內(nèi)臟肌肉松弛而下垂
比如胃下垂、子宮下垂等。由于黨參補氣作用較強,再配合具有升提作用的中藥就可以改善內(nèi)臟的下垂了。
第四、生津止渴的作用
適用于氣津兩傷,如氣短口渴,以及內(nèi)熱消渴之證。
現(xiàn)代醫(yī)學(xué)認為,黨參作用也是很廣泛的,最主要是能夠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,來增強機體的抗疾病的能力。
健脾益肺,養(yǎng)血生津。用于脾肺氣虛,食少倦怠,咳嗽虛喘,氣血不足,面色萎黃,心悸氣短,津傷口渴,內(nèi)熱消渴。
為桔梗科植物黨參、素花黨參或川黨參的干燥根。秋季采挖,洗凈泥沙后潤透去蘆,切片或切段,曬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