碘化鈉
碘化鈉 性質(zhì)
熔點 | 661 °C (lit.) |
---|---|
沸點 | 1300 °C |
密度 | 3.66 |
堆積密度 | 1500-2000kg/m3 |
蒸氣密度 | >1 (vs air) |
蒸氣壓 | 1 hPa (767 °C) |
折射率 | 1.7745 |
閃點 | 1300-1304°C |
儲存條件 | Store at +5°C to +30°C. |
溶解度 | 可溶于水 |
形態(tài) | 珠狀 |
酸度系數(shù)(pKa) | 0.067[at 20 ℃] |
比重 | 3.67 |
顏色 | 白色 |
PH值 | 6-9 (50g/l, H2O, 20℃) |
水溶解性 | 184 g/100 mL (25 ºC) |
敏感性 | Hygroscopic |
Merck | 14,8631 |
暴露限值 | ACGIH: TWA 0.01 ppm |
介電常數(shù) | 7.2800000000000002 |
穩(wěn)定性 | 吸濕性 |
InChIKey | FVAUCKIRQBBSSJ-UHFFFAOYSA-M |
LogP | -1.301 at 25℃ |
CAS 數(shù)據(jù)庫 | 7681-82-5(CAS DataBase Reference) |
NIST化學物質(zhì)信息 | Sodium iodide(7681-82-5) |
EPA化學物質(zhì)信息 | Sodium iodide (7681-82-5) |
無水物,化學式NaI。分子量149.89。無色立方晶體或白色粒狀物。味咸而稍苦。熔點651℃,沸點1304℃,相對密度3.665(4℃)、3.607(25℃),折光率1.7745。易溶于水(0℃時159.7、20℃ 時179.3、25℃時184、30℃時190、40℃時 205、50℃時227、60℃時257、80℃時296、100℃時302)、乙醇(25℃時43.3)、甲醇(10℃時 65.0、25℃時78.0、40℃時80.7、60℃時79、4)、丙酮(20℃時30.0、80℃時21.8)、液氨和吡啶,能溶于甘油中。有強吸濕性。在空氣中逐漸吸濕至含水量達5%,可被空氣氧化釋出碘而變棕色,水溶液呈微堿性,亦有同樣變化,可略加堿以使保持穩(wěn)定。水溶液的pH為8~9.5。應避光密閉保存。
晶體為二水合碘化鈉,化學式NaI·2H2O,分子量185.92。無色晶體,有潮解性,易溶于水、乙醇和甘油。65℃以上失去結晶水,熔點752℃。有還原性,在空氣或水溶液中易被空氣中的氧氧化而析出碘顏色變黑。應避光,密封保存。
五水合物、二水合物和無水物的轉(zhuǎn)變溫度為:NaI·5H2O---(-13.5℃)---NaI·2H2O---(65℃)---NaI
碘化鈉用做分析試劑、微量分析法測定鈀、鉑和鉈等。碘的助溶劑(碘化鈉在水溶液中跟碘形成絡合物,增大碘的溶解性),還可用作制藥,照相用乳膠和制單晶的原料。
無水碘化鈉是一種白色粉末,化學式為NaI,其用途廣泛,利用碘化鈉優(yōu)異的光學性能可與光電倍增管的光陰極很好的配對,制備發(fā)光效率很高的光學器件,該光學器件在發(fā)光波段沒有明顯的自吸收,對X射線和γ射線均有良好的分辨能力且溫度效應較小。憑借碘化鈉的性能和低廉的價格,被廣泛的應用于石油探測、安檢、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等領域。
碘化鈉與氯或溴作用,均能生成單質(zhì)碘,同時能生成鹵化鈉。(1) 2NaI+Cl2=2NaCl+I2
(2) 2NaI+Br2=2NaBr+I2
碘化鈉與酸作用,均能生成相應酸的鈉鹽,同時能生成碘化氫、氫碘酸或單質(zhì)碘。
(3)NaI+H3PO4=NaH2PO4+HI
(4)2NaI+H3PO4=NaH2PO4+2HI
(5)3NaI+H3PO4=Na3PO4+3HI
(6)NaI+H3Sb4=NaH2SbO4(白色)+HI
(7)NaI+H2SO4(濃)=NaHSO4+HI
(8)2NaI+3H2SO4(濃)=2NaHSO4+I2+SO2+2H2O
(9) NaI+HCl=NaCl+HI
碘化鈉與次氯酸作用,生成氯化鈉、氫氧化鈉和單質(zhì)碘。
(10) 2NaI+HOCl=NaCl+NaOH+I2
碘化鈉與下列鹽或氧化物作用,能生成不同的鈉鹽。
(11) NaI+6Ce(SO4)2+3H2O=NaIO3+3Ce2(SO4)3+3H2SO4
(12) 2NaI+4Ce(SO4)2+2HCl=Na2SO4+2Ce2(SO4)2+2ICl+H2SO4
(13) NaI+3NaIO4=4NaIO3
(14) 2NaI+3NaIO4+3H2O=NaIO3+2Na2H3IO6+I2
(15) 2NaI+2CO2+H2O2=2NaHCO3+I2
(16) 2NaI+MnO2+3H2SO4=2NaHSO4+MnSO4+I2+2H2O用于膀胱造影、逆行尿路造影、經(jīng)T形管膽道造影及各部位瘺管造影。
尿路造影: 6.25% 100ml。膀胱造影: 6.25% 150ml。逆行腎盂造影: 12.5% 5~7ml。T形管膽道造影: 12.5% 10~30ml。瘺管造影:按病情確定注射部位及劑量。毒性較大,不可靜脈注射。肝、腎功能不全及碘過敏者忌用。用前應做碘過敏試驗。X線造影劑是利用X線易透過或不易透過的性質(zhì)作為對比,使被檢部位顯影的藥物。目前臨床上使用的造影劑,分為陰性造影劑(顯影密度低于人體軟組織)和陽性造影劑(顯影密度高于人體軟組織)兩類。陰性造影劑有空氣、二氧化碳及氧氣等。陽性造影劑除硫酸鋇外,幾乎均為碘化物和有機碘化合物。碘化鈉最早應用于泌尿系統(tǒng)造影。有機碘化合物中的碘碳鍵相當穩(wěn)固,不易形成碘離子,對人體幾無生理作用。X線造影劑在機體某些器官或組織中經(jīng)吸收和適當集中后,達到一定濃度時,能吸收X線,可供造影之用。它們可分為水溶性和油溶性兩種,根據(jù)化學類型不同,前者可分為酞類、有機酸類、磺酸類和吡啶酮類; 后者主要為碘化油類。理想的造影劑應具備下列要求:顯影清晰;無毒性、無不良反應;易于吸收和排泄;理化性質(zhì)穩(wěn)定,能久貯不變質(zhì);使用簡便;制造方便,價格低廉。不同溫度(℃)時每100毫升水中的溶解克數(shù):
159g/0℃;167g/10℃;178g/20℃;191g/30℃;205g/40℃
257g/60℃;295g/80℃;302g/100℃
(1)稱取200公斤碘,250公斤碳酸氫鈉,將其混合后置于200公斤的水中,充分攪拌得到混合溶液一;
(2)在混合溶液一中加入24公斤水合肼,混合均勻后得到混合溶液二;
(3)將混合溶液二在50℃溫度下反應1h,得到pH為6.5的混合溶液三;
(4)在混合溶液三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,調(diào)整混合溶液pH值至9后,在100℃下保溫8h,得到混合溶液四;
(5)在混合溶液四中加入HI溶液,調(diào)整混合溶液的pH至3,在75℃下保溫4h;
(6)在步驟(5)保溫結束后的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,調(diào)整混合溶液的pH至6.5,即制得粗NaI溶液;
(7)在制得的粗NaI溶液中加入活性炭0.4公斤,混合均勻后靜置24h后過濾除雜,并將濾液經(jīng)減壓蒸餾后得到濃縮溶液,減壓蒸餾的壓力為-0.5MPa,蒸餾溫度為80℃;
(8)將濃縮溶液經(jīng)離心分離除去液體,將固體干燥后得到碘化鈉粉體;
(9)將干燥后的碘化鈉粉體置于無水酒精中進行重結晶提純,干燥后制得本發(fā)明的高純無水碘化鈉粉體。
經(jīng)檢測,制備的無水碘化鈉的純度為99.9%,其中雜質(zhì)K的含量為1.5ppm,松裝密度為2.44g/mL。
參見碘。Fe+I2→FeI2
3FeI2+I2→Fe3I8
Fe3I8+8NaHCO3→8NaI+Fe3O4+4H2O+8CO2↑
鐵屑還原法取理論量的:100%~103%燒堿,加水稀釋成10%溶液,于反應器中加熱至60~80℃,在攪拌下分次加入定量碘,于80~90℃保溫攪拌反應約1h,反應液為棕色,Ph值為6~7,同時有碘酸鈉的白色結晶析出。將反應液降溫至30℃以下,加入2倍于理論量的鐵屑使碘酸鈉還原成碘化鈉。開始反應較劇烈,待反應緩和后,加熱煮沸,繼續(xù)攪拌反應1~2h,然后用10%燒堿溶液調(diào)節(jié)Ph值為8,煮沸30min,經(jīng)冷卻、靜置過濾,將無色透明濾液蒸發(fā)濃縮、析出結晶,再趁熱過濾、干燥,制得碘化鈉成品。其
3I2+6NaOH→5NaI+NaIO3+3H2O
NaIO3+3Fe+3H2O→NaI+3Fe(OH)2
安全信息
危險品標志 | Xi,N |
---|---|
危險類別碼 | 36/38-36/37/38-50 |
安全說明 | 26-61 |
危險品運輸編號 | UN 3077 9 / PGIII |
WGK Germany | 1 |
RTECS號 | WB6475000 |
F | 8 |
TSCA | Yes |
海關編碼 | 28276000 |
毒害物質(zhì)數(shù)據(jù) | 7681-82-5(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) |
毒性 | MLD i.v. in rats: 1.3 g/kg, Loeser, Konwiser, J. Lab. Clin. Med. 15, 35 (1929) |
提供商 | 語言 |
---|---|
英文
|
|
英文
|
|
英文
|
|
中文
|
|
英文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