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甲氧基苯甲醛性質(zhì)、用途與生產(chǎn)工藝
對甲氧基苯甲醛(Anisic aldehyde)又稱為茴香醛、4-甲氧基苯甲醛、對茴香醛、大茴香醛,常溫下為無色至淡黃色液體,具有類似山楂的氣味.密度1.123g/cm3(20℃).熔點2℃.沸點249.5℃.折射率1.5731.難溶于水(在水中溶解度為0.3%),微溶于丙二醇、甘油,易溶于乙醇、乙醚、丙酮、氯仿等大多數(shù)有機溶劑.能隨水蒸氣揮發(fā).在自然界中存在于茴香油、小茴香油、蒔蘿油、金合歡花、香莢蘭浸膏中,經(jīng)氧化分離提取得到.合成方法有:(1)由苯酚用硫酸二甲酯進行甲基化,然后再經(jīng)氯甲基化、水解等反應(yīng)制得;(2)由對甲基苯酚經(jīng)甲基化,再氧化而得;(3)由對羥基苯甲醛甲基化得到。主要用作山楂、葵花、紫丁香等香精的香基,新刈草、銀白金合歡花、金合歡、香水草等香精的調(diào)合香料,鈴蘭香精的助香劑,桂花香精的修飾劑。以對甲氧基苯甲醛與吡咯為原料、丙酸為溶劑、氯乙酸為催化劑,合成四(對甲氧基苯基)卟啉及其鈷配合物。作為無氰鍍鋅DE添加劑的優(yōu)良光亮劑,它能在較寬的電流范圍內(nèi)提高陽極極化,獲得光亮鍍層,為環(huán)保創(chuàng)造有利條件。醫(yī)藥工業(yè)用于制造抗微生物的藥物羥氨芐基青霉素等,是抗組織胺藥物的中間體。我國GB2760-86規(guī)定為允許使用的食用香料。主要用以配制香草、香辛料、杏、奶油、茴香、焦糖、櫻桃、巧克力、胡桃、樹莓、草莓、薄荷等型香精。對甲氧基苯甲醛與乙醛在堿性條件下縮合而得對甲氧基肉桂醛。
有似強烈的茴芹和山楂香氣。青香,茴青香氣?;ㄏ闼粕介ㄏ悖瓜闼葡闱v蘭豆。還有些藥草、辛香甜味。香氣強烈,頗留長。較大茴香醇清強而粗糙。
精確稱取試樣0.8g,按“醛和酮測定法”(OT-7)中的方法二或醛測定法(OT-6)測定。試樣及對照樣反應(yīng)的放置時間為1.5min。汁算中的當量因子(e)取68.08。
或按氣相色譜法(GT-10-4)中非極性柱方法測定。
LD50 orally in rats: 1510 mg/kg (Jenner)
FEMA(mg/kg):軟飲料6.3;冷飲5.6;糖果14;焙烤食品16;布丁類0.5~30;膠姆糖18~76。
適度為限(FDA§172.515,2000)。
最終成品中的濃度一般為5~30 mg/kg。
添加劑中文名稱
允許使用該種添加劑的食品中文名稱
添加劑功能
最大允許使用量(g/kg)
最大允許殘留量(g/kg)
大茴香醛
食品
食品用香料
用于配制香精的各香料成分不得超過在GB 2760中的最大允許使用量和最大允許殘留量
茴香醛試液配制方法:取茴香醛(對甲氧基苯甲醛)0.5ml,加醋酸50ml使溶解,加硫酸1ml,搖勻,即得。本液應(yīng)臨用新制。
化學(xué)性質(zhì)
無色或淡黃色液體,遇冷時能固化。相對密度1.119-1.123,折射率1.5710-1.5750,沸點246-248℃,熔點1-2.5℃,閃點100℃以上,溶于2體積60%乙醇中,與油質(zhì)香料能互溶,酸值<6.0。有茴清香氣,其花香似山楂花,也有些豆香似香莢蘭豆。還有些藥草、辛香甜味。香氣強烈留長。
用途
是調(diào)配山楂花香型的主體香料。也可用于紫丁香、蘭花、葵花、金合歡、含羞花、刺槐、玉蘭、香羅蘭、甜豆花等花香型和新刈草、香薇、醛香等非花型香精中。還可用于檀香等重型木香型香精中。也用于皂用香精中。在食品中用其甜味并調(diào)和香味。
用途
該品具有持久的山楂香氣。在山楂花、葵花、紫丁香香精中作主體香料;在鈴蘭香精中作香劑;在桂花香精中作修飾劑,也可用于日用香精和食品香精。該品是我國 GB2760-86規(guī)定為暫時允許使用的食用香料,主要用以配制香草、香辛料、杏、奶油、茴香、焦糖、櫻桃、巧克力、胡桃、樹莓、草莓、薄荷等型香精。與蜜橘等的精油配合,效果很好。作為無氰鍍鋅DE添加劑的優(yōu)良光亮劑,它能在較寬的電流范圍內(nèi)提高陽極極化,獲得光亮鍍層,為環(huán)保創(chuàng)造有利條件。醫(yī)藥工業(yè)用于制造抗微生物的藥物羥氨芐基青霉素等,是抗組織胺藥物的中間體。
用途
GB 2760--1996規(guī)定為暫時允許使用的食用香料。主要用以配制香草、香辛料、杏、奶油、茴香、焦糖、櫻桃、巧克力、胡桃、桃、樹莓、草莓、薄荷等型香精。
用途
香料。醫(yī)藥工業(yè)用于制造抗微生物的藥物羥氨芐基青霉素等,是抗組織胺藥物的中間體。
用途
三重敏化劑,催化鹵代烷在烯烴上的光化學(xué)原子間轉(zhuǎn)移自由基加成。
生產(chǎn)方法
由對甲酚經(jīng)甲基化而成對甲酚甲醚,加二氧化錳和硫酸使之氧化而成。
由苯甲醚氧化而得。
生產(chǎn)方法
大茴香醛含在茴香油、小茴香油、蒔蘿油、金合歡花油、香莢蘭浸膏等中,由天然原料提取時,用臭氧、硝酸、高錳酸鉀或紅礬鈉硫酸液,在存在對氨基苯磺酸的條件下氧化。從精油中分離出的茴香腦,以黃血鹽、水、亞硫酸氫鈉等適當?shù)姆纸鈩⑵浞纸猓袛啾┗碾p鍵,就生成大茴醛。該法按茴香腦計算,收率為60%。大茴香醛在其從精油里分離出之前就已發(fā)現(xiàn)并合成得到??蓮谋椒?、茴香醚、對甲酚甲醚、對羥基苯甲醛等多種原料中制取該品。使用硫酸二甲酯進行苯酚的甲基化,然后用氯甲基化反應(yīng)使得到的茴香醚中引入氯甲基,并用烏洛托品成鹽,再經(jīng)水解而將氯甲基轉(zhuǎn)變成醛基(索姆萊反應(yīng)),從而制得對甲氧基苯甲醛。另一種比較有前途的方法是將對甲苯酚甲基化,生成對甲基苯甲醚,然后再氧化而制得。在國外,目前使用重鉻酸鉀、高錳酸鉀或二氧化錳作為氧化劑,在硫酸中氧化對甲基苯甲醚制取。
類別
易燃液體
毒性分級
中毒
急性毒性
口服-大鼠 LD50: 1510 毫克/公斤; 口服-豚鼠 LD50: 1260 毫克/公斤
刺激數(shù)據(jù)
皮膚-兔子 500 毫克/24小時 中度
可燃性危險特性
可燃; 燃燒產(chǎn)生刺激煙霧
儲運特性
庫房通風低溫干燥
滅火劑
干粉,泡沫,沙土,二氧化碳, 霧狀水
對甲氧基苯甲醛
上下游產(chǎn)品信息
上游原料
下游產(chǎn)品